当前位置: 首页 >文章 > 这位日本设计师,靠“审丑”出圈了!
收藏
分享

这位日本设计师,靠“审丑”出圈了!

举报K先生K先生发布于 2021-08-304170阅读6点赞
走进高田唯...

2006年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Allright Graphics,翌年又成立了活版工坊Allright Painting,2011年获得JAGDA新人奖、日本知名美术高校「东京造型大学」的副教授。

一丝不乱的背头,简洁朴素的T恤与长裤,高田唯给人的感觉非常干净与清爽,我本想他的作品应该也是这样,哪料想情况并非如此。

初次看到高田唯的作品时,我的反应是“太酷了”,设计还能这么做么?与主流设计的完整精致一丝不苟相比,他似乎是反着来的。

这是高田唯设计的2010 年东京杂货集市的海报,A BLACK COVER DESIGN工作室合伙人,前锤子科技创意总监Nod Young在看到它时惊讶的说:“设计难道不应该把标题和正文分开处理吗?

显然,高田唯无视了这个常识,还故意调整了单词的字距以及单词的词距,同时,每行文字的大小写也在发生着变化。

在看到高田唯的作品时,除了感到震惊以外,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

椰树牌椰汁大多数人都喝过吧,它是包装界的一股清流,多少年过去了包装的样子几乎没有任何改变。

不过好像在1月份左右的时候换了LOGO字体,原本的黑体变成的了楷体,但那艳丽的色彩还是没有任何变化,依旧是原来的“味道”。

高田唯说:椰树牌椰汁的包装上写满了汉字,配色也非常有活力,这样的设计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。

在我的上海之行中,与椰树椰汁有了邂逅,我发现了自己从没见过的饮料,这是一个光看包装,完全无法想象出味道的饮料。

这种像用word编排出来的简单粗暴的设计,似乎是非常对高田唯的路子,高田唯称它为 “了不起的设计”。

和椰树牌椰汁的包装一样,高田唯自己的作品中也充斥着许多违反「设计常识」的操作,对于他作品的风格,设计界给出了一个定位“新丑风”,它的出现在设计圈内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,对于这个风格有喜欢的也有厌恶的。

2017年,代表日本平面设计最高荣誉的“JAGDA平面设计展”的主视觉海报与年鉴封面由高田唯操刀设计。

这是年鉴的封面。封面上笑脸图案简单到有一些粗糙,再加上看似“随便”居中对齐的排版。种种操作下来,作品一经公布,设计界也算是炸了锅啦。

象征着日本平面设计最高荣誉的JAGDA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作品,与高田唯同是JAGDA会员的某一位平面设计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,他在社交媒体上破口大骂,表示抗议说“这侮辱了JAGDA 之名,作者应该为此感到羞耻!”

对于这个结果,高田唯其实已经预料到了。他说:从主流设计的角度来看,这个作品显得非常幼稚与拙劣对吧。这毕竟是一个有着三千人的设计组织,在所难免的会引起很多议论,大家的批评有正确的地方,但我觉得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,我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才这样做的。

不知道在看本篇文章的各位是何如评价这个作品的,对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喜欢的,年鉴的实体书我也有买。我最喜欢的是封面上的那个笑脸图案,丑萌丑萌的非常耐看。

这个笑脸图案的外形是一个太阳,高田唯说:因为是日本的年鉴,所以我就用太阳作为主题了。

高田唯在接到2017JAGDA年鉴封面的设计工作时,感觉这个协会年轻人越来越少了,虽说JAGDA新人奖面向的是39岁以下的日本设计师,但每年的获奖者几乎少有低于30岁的。

我想这正是高田唯把年鉴封面设计的“幼稚”的原因所在吧,他希望改善一下当代日本年轻设计师对JAGDA的印象,想告诉那些年轻的设计师,你们的作品是非常有潜力的,也可以登上这样的大舞台。



高田唯与年纪比较小的设计师关系非常好,时不时会与他们一起进行创作。

比如拿JAGDA年鉴的封面来说,高田唯邀请了在学生当中非常有人气的「平山昌尚」一起进行设计,这个丑萌丑萌的的笑脸图案就是出自他之手。



高田唯的个人展览《游泳展》的海报也是经过多人合作才完成的。

海报从上至下被分成了三份,故意采用了模糊的照片,并搭配上难以识别的图形化文字和奇怪的脸部图形,整张海报有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。

关于这张海报为什么要这么做,我找到了相关的解释,是高田唯在一场演讲中分享的内容。

他说:这是我个人展览的海报。在日本这样到处都能见到美丽设计的地方,我所使用的元素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吧。

在海报的上方部分,我放了一张花的照片。我想一般情况下,绝对不会有人把这么模糊的照片放到海报上。

海报的中间部分放置了黑色的文字图形,这是展览主题「游泳」的文字图形化表现。

这两个字并非出自高田唯之手。

高田唯说:当我在Ins上发现小林一毅先生设计的字体时,就觉得这些作品十分打动我,于是就邀请他参与到了我个人展览的设计中。

海报下方的那个倒着的面部图形与JAGDA年鉴封面上的那个图形一样,均出自插画师平山昌尚之手。

高田唯继续说道:大部分的展览海报都是想让观众知道这个人做了些什么,这是一个怎样的人,但我想做的是一些让我自己感到忐忑的东西。我不想做一个让大家觉得好看的作品,而是想让大家感受到我在做设计时的那种自由雀跃的心情。

高田唯常和其他设计师、艺术家进行合作,在他的早期作品中,《活版再生展》海报里的标准字就是由平野甲贺进行设计的。



活版再生展还有另外两款颜色以及印刷材质都不一样的海报。



说到高田唯的早期作品,我发现他以前的风格并非如此,无论从图像、色彩、字体还是版式上来说,都是符合主流审美意识的。

因为不管是从家庭、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,高田唯似乎都和离经叛道沾不上边。

高田唯曾分别在日本国宝级设计师「田中一光」和熊本熊之父「水野学」的设计事务所实习和任职过,他的父亲高田修地也是一个相当资深的平面设计师。

每个搭乘东京JR线的人都能看到高田唯父亲参与设计的线路图。曾任教于武藏野美术大学,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「原研哉」是高田唯父亲最出名的学生。



真要问及高田唯为什么会从原来的主流道路上“走偏”,在寻找关于高田唯的资料时,看到了一段话,大概意思是:单纯的把设计做的又好又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我能不能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呢?

为了寻找新的视觉感受,高田唯背着相机走上了东京街头,去记录那些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天然设计。

这些由完全没有设计经验的人所创造出来的图形文字,高田唯称它们为城市的「自然错字」,这些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独特「美感」与平面设计中的主流审美意识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。

这些「自然错字」展现的是一个完全没有设计经验的人拼命想创造、想传达想法的态度,在这种状态下创造出来的作品是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约束的。

比如这个导视设计,一个箭头里面还有一个箭头,甚至里面还有一个箭头。一般走在大街上的人看了可能无感,但对于设计师来说,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自由的表达,「设计规则」被他们按在地上疯狂摩擦。

再比如地铁站的临时告示牌,工作人员虽然没有想要做得多么漂亮,但由于其纯粹的目的性,就是为了传达而存在的,这种为了不让人们产生混乱,想要正确引导,急切地把信息传递给大家的心情,让高田唯觉得非常感动,他说我喜欢这样的作品。

从此以后,高田唯不再从设计书上学习设计,而是从身边的事物上着手。

2011 年对于高田唯来说是特别的一年,在这一年,日本发生了大地震,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年去世的。

正所谓否极泰来,也是这一年,31岁的高田唯获得了JAGDA的新人奖。


在做 “JAGDA 东京迎新会”的海报的时,高田唯使用了对比非常强烈且存在冲突的色彩,同时破坏了字体原本的结构进行了拉伸。

因为受到“自然错字”的影响,高田唯开始尝试把它们的特点融入进自己的作品当中。

下面的是高田唯《潜水展》的海报,看着是不是也有点熟悉呢?走在大街上看到电动车或摩托车,肯定能勾起你的印象。


这是2017年,高田唯在上海举办的展览的主视觉海报,他不光吸收了日本街头设计的精髓,对咱们中国的街头设计也有研究。

因为高田唯借着在上海举办个展的机会,又背上了相机走上了街头去寻找有趣的设计了。

一路上拿着相机咔咔咔拍了不少,高田唯说:这些创意让我觉得非常有趣,因为这是在日本完全看不到的风景。

其中最吸引高田唯的要说是电动车与摩托车后面的挡泥板了,《潜水展》海报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。

对于这张海报同样也是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,有人说:在打印店上班的“设计师”都能做出这样的海报来,更有人怀疑海报并非出自高田唯之手,这只是策展方对高田唯风格的拙劣模仿而已。

其实我自己在看这张海报时,也是持有怀疑的态度的,这种“打印店”风格的海报真的是高田唯设计的么?

为了消除质疑,高田唯的“回应”,是在展览现场的入口处放置了一台电动车,车屁股后面的挡泥板换成了展览海报,因为海报的型材与挡泥板的形状是一模一样的。正如之前所说,海报的灵感正是源自电动车后方的挡泥板。

除了海报外,展览开幕式邀请函的设计则源自一个旧物回收广告,红色的背景上排着金色与黑色的文字,看着有些晃眼。

高田唯运用了相同的手法来进行编排,不过在印刷上使用了烫金工艺,在某些角度下看更是“耀眼”了。

展览现场 




高田唯对风格的探索一直都没停过,设计师常用的AI软件中自带的3D功能,为高田唯带来了新的创作契机,他开始尝试将3D效果和喜欢的花朵融合在一起,这是高田唯以往都没使用过的全新的创作方式。

高田唯在自己的Ins上展示了使用3D手法创作的花朵,并以此命名为「一日一花」,高田唯每天都会创作一朵不一样的花出来。

或许对于软件使用的非常娴熟的人来说,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3D功能,创作出更好更美观的作品出来,但我觉得,对于高田唯来说他要的可能就是这种“拙劣”的风格。高田唯给我的感觉就是,他在享受创作的过程,无拘无束。

当然,无拘无束并非是没有目的性的,高田唯说:关于造型的想法我都会去思考我能创作出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来。


2019年,高田唯带着他全新创作的系列作品在北京举办了名为「一花一日」的个展。

与Ins上的命名方式是相反的,但意思没变


展览的内容以花朵作品为主,同时,也展示了高田唯近几十年的作品。

在展览的详细描述中,有这么一段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:“一直寻找着,那些让心轻轻摇晃的东西,那些理所当然的侧面,那些透明的情绪与流动,那些新的解释与可能,疲惫的我,总是被花花草草那单纯的美丽所平静,开开落落,去留无意。我也可以变成这样吗?”

那些理所当然的侧面、那些新的解释与可能,从这些话中,能感受到高田唯独特的思考模式,他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东西。

2019年高田唯与“一席”合作举办了一次演讲,演讲的主题叫「从前面看、从侧面看、还是从下面看」他鼓励大家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一个实物。

起初在看到这些图时,我感觉非常漂亮,像是晶体又像是某种用橡胶捏成的物体。高田唯在演讲中说到,这是嚼过的口香糖,这种平时几乎不会被注视到的东西也有着如行星、宝石一般的美丽姿态。

还有下面这些图,起初在看到时,我以为是用手绘制上去的,每一个不管是色彩还是图形的感觉都不一样,非常有魅力。

它们实际来源于日本的体育报纸。高田唯说:我想通过剪裁,只提取一个部分,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。

这些作品还举办了一场名为「TRIMMING SPORTS NEWSPAPERS」的展览,我百度翻译了一下,大概意思是「裁剪体育报纸」

在高田唯的Ins上,也在持续更新这个系列的作品。




说到高田唯的Ins,我发现他不光只更新裁剪的系列作品,之前提到的“一日一花”系列作品也在持续的更新中。

除此之外还有一个“三角形”系列以及“剪纸小人”系列的作品。


之所以创作“三角形”系列的作品,高田唯说是受到了2011年日本大震灾的触动,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在那一年去世的,高田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茫然的状态。

他问自己,该做些什么来消除内心的空虚感呢?思来想去,决定捡起身边的彩色铅笔进行手绘练习。

2012年1月8日,高田唯在Ins上发布了第一张三角形系列的手绘作品。

这个系列的创作也是不限于手绘与填涂的形式,高田唯尝试了非常多的不同变化。


而创作“剪纸小人”系列作品的原因,高田唯在他与「NEUE诺异」合作的一场直播中有对此进行解释。

因为疫情期间,在家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事才好,所以就做了这么些小人,大概一天做一个,有的是撕出来的,有的是用剪刀剪出来的。

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?高田唯说: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会经常画的一些机器人。

这些机器人直接从脖子下方就长出了脚来了,我被自己小时候的想像力给惊到了,觉得这样做还蛮可爱的,所以就创作了这个系列。

在高田唯的Ins上,剪纸小人系列更新的不多,但他却做了很多个,可能是还没有上传上去。



这张海报展出的内容由九位收藏家的个人藏品组成,一般情况下来说,直接在海报上展示出藏品的图像是比较保守的做法。高田唯说:如果真这样做的话,会不会显得有些无聊了呢?

因为艺术品与设计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大家的生活当中,假设我自己是一个要去看展的路人,我会对哪些东西产生好奇心呢?

所以高田唯就做了这么一个尝试,让自己站在观看者的角度,并向自己抛出问题,因为展览由好几位收藏家组成,所以高田唯在海报上相应的准备了一些疑问。

在下方这个版面中,上半部分留有大量的空白空间,并且配合上了画得有些歪歪扭扭的虚线。下方大面积的段落文本中,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显眼的问号,你是否对这些操作感到疑惑了呢?

用高田唯的话来说:我喜欢做一些让大家觉得很奇怪的设计,想让大家在看到我的作品后,都能产生「为什么啊」这样的疑问。

我在做设计时也会尽可能的让看的人留下印象,如果你在看到这些作品时,留有疑惑的话,那么我就成功了。

这一期CSP艺术展的展览海报,依旧是让人摸不着头脑,为什么主形象是由椭圆构成的呢?它们都代表了些什么意思?

其实使用这些椭圆形的目的非常简单,据高田唯所说:参展的艺术家有四组,每一个椭圆形代表了一组艺术家,不过,在这四组艺术家当中,有一组是双胞胎,所我多用了一个椭圆形。

思路简单到令人发指,但能想到并且敢这么做的人却不多。

乔治·莫兰迪是高田唯最喜欢的艺术家,在高田唯的“三角形”系列创作中,就出现了莫兰迪画中的静物。


能为偶像做展览海报可把高田唯给高兴坏了。

PS:这张图只是觉得应景才放的,高兴坏了是我自己脑补的~

高田唯说:我从莫兰迪大量的作品里选择了这张,作品的特点也非常鲜明,所有的东西都堆砌在了左边,其余地方留白出现。

所以,在设计海报时,我也像莫兰迪的画一样,把所有的展览信息堆砌编排在了一个角落。

空出来的区域我填充上了莫兰迪画中的颜色。海报展现的效果非常好看,我自己很满意,这幅海报也得到了不少好评。

下图看着还挺像海报对不对,这是一本书籍的封面,封面上为什么要使用灯箱看板呢?

因为这是高田唯给新宿剧场做的设计,下图是「新宿」的夜景图。主体之所以会选择霓虹灯看板,灵感就来源于这。


而那些绚丽的颜色以及色块的使用,灵感也是来源于新宿的灯箱看板,高田唯使用这些元素来表现新宿纷繁复杂的城市样貌。



包豪斯百年纪念展,真正按照时间算的话,到2019年才是包豪斯开校100周年,只不过巡展到东京去时,已经是2020年了。

海报边缘泛黄,整体都进行了做旧处理,因为本次展览与包豪斯的历史以及当年的一些授课内容有关。同时,海报上使用的字体也是当年的那些老字体。

大的标题字部分都是手写的,因为当时没有电脑,做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需要用手来进行绘制的。

我提取了几个标题字母并放大了,就色彩的填涂上来说,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手绘的痕迹。




这是日本一位画家的绘本作品,内容大多描绘的是不同状态下的人物面部表情。

腰封反过来写着“必笑”,可以戴在头上。高田唯本人还亲自示范了一下。

封面内部经过不同的折叠,可以变成不同的表情,暗示了人脸变化的复杂性。



内封完全展开的话是一个老人的面部,皱纹的排布就像迷宫一样。版面左上方写的字大概意思是「超级长寿」。

个人猜测:是不是皱纹的数量代表着长寿呢?因为年纪越大面部皱纹就越多。












最后用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张磊教授写的一些话来结个尾:

“正是因为丑陋尚未在设计中完全取得文化合法性,所以一名训练有素的平面设计师在面对高田唯的作品时,往往因为对于经典美学法则的依赖而产生排斥心理,但又会被作品所显露出来的自由个性所吸引。”

不知道在看文章的各位,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,如果有被高田唯的作品所吸引到的话,不妨走个三连「点赞」、「分享」、「在看」,我们下期再见。


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

一席演讲

https://www.yixi.tv/zhiya/22#/speech/detail?id=825

-

诺异直播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Uz4y1Q7FL

-

高田唯Ins与官网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llrightgraphics/

http://www.allrightgraphics.com/

-

https://www.artdesign.org.cn/article/view/id/46997

http://www.design.cn/sjzn/201905/t20190527_72849.html

http://www.design360.cn/index.php?c=content&a=show&id=177

http://www.qdaily.com/articles/56434.html

https://www.uisdc.com/japanese-designer-takada-wei#

https://qdymag.com/news/232

https://www.sohu.com/a/257673833_783889






本文原创,未经作者允许不可转载!

更多内容,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:研习设!


0条评论
别默默看啦~登录/注册一起参与讨论吧~

暂无评论

请选择举报理由

违反法律法规

侵犯个人权益

有害网站环境

更多训练营>>

为你推荐 · 训练营(全勤打卡报名费全额返累计全额返用户133,794人)

【6月】7天轻松入门C4D小练习
距离开班仅剩2天124人已报名
【6月】人像后期案例实操训练营
距离开班仅剩10天50人已报名
【7月】7天轻松入门C4D小练习
距离开班仅剩22天3人已报名
特惠
充值
7折购
今日还在继续学习的你,太棒了!
7
折扣券可用于
年费无限VIP
立 即
使 用
此活动优惠不可与其他活动叠加使用
有效期:000000
消息
登录即可查看消息记录
建议
意见
官方
客服
在线咨询客服热线

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

工作日:9:00~22:00节假日:9:00~18:00

联系在线客服

您可以电话联系客服进行沟通获得帮助

工作日:9:30~18:30

400-862-9191
虎课
积分
免费学习90000+个教程!
配套素材、源文件一键下载!
昨日学员已学习了20,292
并提交了87份作业!
登录后立即学习!
loading
微信扫码关注即可登录
您需要同意协议才可以进行登录
登录虎课网,每天免费学课程全站 90000+ 视频会员教程 | 每日可免费学 1
为确保账户信息安全
请先进行真实姓名验证后进行充值付款
立即验证